|
余秋里——中国近代现代余氏名人事迹【01】251
发表时间:2020-02-26 23:19来源:百度网、凤凰网 ☆抗日战争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起,余秋里任中共中央直属政治处副主任,八路军总政治部组织部组织科科长兼巡视团主任,八路军第120师干部大队政治委员,120师独立第三支队政治委员。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1月,余秋里率120师独立第三支队开赴平、津、保三角地带,开展游击战争。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5月,余秋里奉命率独立第3支队开赴晋西北,参加著名的“百团大战”。11月,他主动要求将第3支队缩编为第358旅第8团,将多余人员补充到兄弟部队,自己任政治委员、团长,率部在冀中地区坚持游击战争。 民国三十年(1941年)5月,余秋里率领120师358旅第8团开赴宁武地区,放手发动群众,积极开展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开辟和创建了以宁武为中心的管涔山革命根据地。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5日,蒋介石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集结兵力准备进攻延安。余秋里又率部回师陕北,守卫延安南大门。在驻防期间,第8团与其他部队一起开展大生产和大练兵运动。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余秋里任120师358旅政治部主任,经常深入连队,了解情况,注意发现典型,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取得了很好成绩。在大练兵活动中,他提倡能者为师,选拔战士中的射击能手、投弹能手、刺杀能手担任教员,开展了“官教兵、兵教兵、兵教官、互教互学”的群众性练兵活动,极大地提高了部队训练质量。余秋里总结和推广“官教兵、兵教兵、兵教官、互教互学”的群众练兵方法受到中央军委的表扬。毛泽东指出,这一练兵方法“是突破历史的新创造”。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余秋里任晋绥军区第七军分区司令员。1945年8月,余秋里升任第358旅政治委员。余秋里和黄新廷率358旅挺进晋西北,参加对日军的大反攻,连续攻克孟门、柳林、离石等城镇,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余秋里抗战八年,带出了一支能征善战的部队。随后,他原所在的第8团部队被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军第1师第1团。贺龙高兴地说:“八年抗战,余秋里打出了个天下第一团。” ☆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胜利后,余秋里任晋绥野战军纵队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保卫延安、西北三战三捷、出击陇东、收复三边、围攻榆林、沙家店、清涧等重要战役战斗。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冬,率先运用诉苦和三查方法领导全旅新式整军运动,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先后参加解放黄陵、宜君、旬县、邠县、凤翔、宝鸡、渭北、荔北等战役战斗。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2月起,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军一师政治委员,6月起任第一军副政治委员。9月,青海解放后,兼任青海省军政委员会副主席、青海军区副政治委员。 ☆建国之后(转 下一页...)
文章分类:
【余氏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