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秋雨——中国近代现代余氏名人事迹【05】 二维码
155
发表时间:2020-03-14 07:53来源:百度网 ☆人物经历 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桥头镇,在家乡读完小学。 1957年——1963年,先后就读于上海新会中学、晋元中学、培进中学至高中毕业。 1963年考入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入学后以下乡参加农业劳动为主。 1966年遇到“文革”灾难,家破人亡。父亲余学文先生因被检举有“错误言论”而关押十年,全家经济来源断绝;叔叔余志士先生又被造反派暴徒迫害致死。 1968年被下放到27军军垦农场服劳役,极端艰苦。 1971年『9.13事件』后,周恩来总理为抢救教育布置复课、编教材。从农场回上海后被分配到复旦大学鲁迅教材编写组,但自己择定的主要任务,是冒险潜入上海戏剧学院和复旦大学外文书库独自编写《世界戏剧学》,与当时以“革命样板戏”为旗号的极左文化专制对抗。 1976年初,编写教材被批判为“右倾翻案”,便逃到浙江省奉化县大桥镇半山一座封闭的老藏书楼研读中国古代文献,直至此年10月“文革”结束,下山返回上海。 1977年——1985年投入重建当代文化的学术大潮,陆续出版了《世界戏剧学》、《中国戏剧史》、《观众心理学》、《艺术创造学》、《Some Observations on the Aesthetics of PrimitiveTheatre》等一系列学术著作,先后获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全国戏剧理论著作奖。[3] 其中,独自在灾难时期开始编写的《世界戏剧学》,是全国在这一学科的权威教材。 1985年2月由上海各大学的学术前辈王元化、蒋孔阳、伍蠡甫等资深教授联名推荐,在没有担任过副教授的情况下直接晋升为正教授,是当时全国最年轻的文科正教授。 1986年3月,因国家文化部在上海戏剧学院举行的三次民意测验中均名列第一,被任命为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院长,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高校校长。主持工作一年后,即被文化部教育司表彰为“最有现代管理能力的四名院长”之一。与此同时,又出任上海市咨询策划顾问、上海市写作学会会长、上海市中文专业教授评审组组长兼艺术专业教授评审组组长。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4]、“上海十大高教精英”荣誉称号。 1989年——1991年,婉拒了升任几个省部级职位的征询,并开始向国家文化部递交辞去院长职务的报告。辞职报告先后共递交了23次,终于在1991年7月获准辞去一切行政职务,包括多种荣誉职务和挂名职务。辞职后,孤身一人从西北高原开始,系统考察中国文化的全部重要遗址。当时确定的考察主题是“穿越百年血泪,寻找千年辉煌”。在考察沿途所写的“文化大散文”《文化苦旅》、《山河之书》等快速风靡全球华文读书界,被称为“印刷量最大的现代华文文学书籍”。他也由此成为在国际间最具影响力的华文作家之一。 1998年6月,在新加坡召集规模盛大的“跨世纪文化对话”而震动华文世界。对话主角是四个华裔学者,除余秋雨外,还有哈佛大学的杜维明教授、威斯康辛大学的高希均教授和艺术家陈瑞献。余秋雨的演讲题目是《第四座桥》。 1999年开始,主持香港凤凰卫视对人类各大文明遗址的历史性考察,成为穿越数万公里危险地区的人文教授,也是9.11事件之前最早向文明世界报告恐怖主义控制地区实际状况的学者。由此被日本《朝日新闻》选为“跨世纪十大国际人物”。 从2000年开始,由于环球考察所造成的巨大影响,国内某些媒体为了追求“逆反刺激”的市场效应发起大规模诽谤。先由北京大学一个学生误信了一个上海文人的传言进行颠倒批判,即把周恩来总理为了抢救教育而布置的教材编写组说成是“文革写作组”,并误植了那个上海文人自己参与的笔名“石一歌”。由此,形成十余年没有实际证据支撑的批判大潮。据杨长勋教授统计,诽谤文章多达一千八百多篇。余秋雨先生对此没有作任何反驳和回击,他说:“马行千里,不洗尘沙。”直到十二年后,诽谤消退,才写作《“石一歌”事件》一文予以说明。 2004年3月,参加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的设计、研讨和审核。 (转 下一页...)
文章分类:
【余氏历史】
|